/ 電動專區 / 電動車試駕

[新車試駕] BMW i4 除了續航 BMW i4幫你找回電動車該有的操駕樂趣 BMW i4 eDrive 40

電動化的浪潮看來是已成定局,而面對這樣的轉型衝擊,各家燃油車廠也積極投入轉型,BMW繼i3以及i8電動先驅的功成身退後,轉眼間進入了下一個電動世代,而在台灣率先發表的電動SUV iX後,對於純電轎車這一塊將由i4領軍,具備過往燃油車優異的操控底,BMW要告訴大家電車除了續航更別忘了操駕樂趣!

當然很多人認為i4不過就是油轉電的4系列嗎?應該說在相同的Gran Coupe架構下i4有著專屬自己的風格特色,尤其是視線離不開的水箱護罩,電車沒了內燃機自然不需要大面積的散熱,改採封閉式水箱護罩邊框以及logo再以藍色點綴象徵電能科技感,這回試駕的車行為i4 eDrive40配置專屬LED頭燈、下氣壩主動式進氣調節功能與前保桿兩側的Air Breather氣簾,車側平整化車門把手更有助於進一步降低風阻使其具備0.24Cd的低風阻值,3D立體LED尾燈組結合Aero Lip擾流設計與霧黑色搭配藍色飾條的後下擾流,搭配電車為排氣管的設計凸顯新能源車的辨識感受。

內裝更是與現行款油車有著重大突破,全新一體式曲面螢幕整合12.3吋虛擬數位儀錶與14.9吋中控觸控螢幕,不僅擁有高達200ppi的高解析度更真正做到定義上所謂的曲面,而非兩個螢幕透過折角達成,全新的iDrive 8使用者介面,操作上更為流暢直觀,並提供Drive、Focus與Gallery三種模式供駕駛選擇,另外i4結合投影面積更大且資訊更豐富的抬頭顯示器還有著BMW智慧語音助理2.0以及BMW Personal CoPilot智慧駕駛輔助科技,更有領先同級對手的BMW手機數位鑰匙,同時啟動鈕與排檔座皆採用藍色設計,在在展現新能源科技的迷人風采。

而2856mm的軸距具備足夠的車室空間,以及最高可擴充至1,290L的行李廂容積都增添其機能性,不過比較可惜的是前機蓋下方無法置物,加上後座底版中央隆起較為遺憾,但鞍座後放同樣具備冷氣出風口,艙內則採用Sensatec透氣皮質包覆雙前座電動調整跑車座椅、Sensatec皮質儀錶檯包覆、跑車多功能真皮方向盤與黑色高光澤飾板。

i4 eDrive40採用的是單馬達後驅的配置,具備340匹的最大馬力輸出與430Nm的最大扭力,0-100km/h加速僅需5.7秒,搭載83.9 kWh的電池組,WLTP最大續航達到590km,最高支援205kW的充電功率,透過BMW i高速充電站,只要充電10分鐘就能補補足164km的續航里程,而對於電能駕馭BMW賦予了全新的詮釋,與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原創配樂大師Hans Zimmer合作,打造出電能車款專屬BMW IconicSounds Electric純電動能音效,不僅能夠針對駕駛設定進行調整,純電動能音效也會隨同模式進行變換,帶來與油車截然不同的駕馭體驗。

上車輕踩油門後馬上可以感受到絲滑的動力反應,沒有任何震動與聲響而且別忘了i4還是無窗框的設計,由這點就可以知道即便是電動車BMW還是保有一貫的造車水準,同時當你逐漸加大你的油門,此時一股帶勁的電機反應則會湧現,整體的動力調校不像其他新能源品牌想急於展現電動馬達瞬時全扭的特性,反而藉由電門踩踏的深淺營造出與油車類似的動力反應,這點讓更多油轉電的人能夠熟悉上手,這也正是百年油車大廠更著重在駕駛體驗的老道經驗,而後驅的配置更是BMW的拿手好戲,駕馭的樂趣也並沒有因為動力形式的改變而有所打折,採用整合馬達、動力控制模組與單體變速結構的全新第五代eDrive電能科技,創造出可文可武的操控表現,當你電門到底的時候340匹的馬力也將毫不掩飾的驅動著後輪盡情展現!

山路上這台i4同樣展現出BMW既有的操控水平,扎實的阻尼回饋配上前麥花臣後多連桿的懸吊形式,除了後軸配備水平式氣壓懸吊外,這回試駕車款更配備跑車電子懸吊系統,面對空車重就突破兩噸的電動車能夠發揮足夠的支撐性,尤其是出彎當你大腳電門的情況下重心後移懸吊也不會軟腳造成過於浮頭的現象,水瓶氣壓懸吊也能抑制過彎側傾的狀況,讓後軸內側輪更服貼於地面,不過大扭力瞬時輸出的情況下即便配置了Pirelli P-Zero的255胎寬還是很難讓車尾安分,好在的是在循跡全開的情況下稍微的側滑車輛就能迅速偵測立即調整輸出,這也讓車輛整體的駕控更易於去掌握。而且電池存放在底盤位置,相對於油車而言i4有著更均衡的車輛配重,加上低重心的表現整體開起來有著相當不錯的穩定度,同時選配的可變式運動轉向系統讓車輛高速下有著更精準的轉向控制,而在低速時放大車輪的轉向角度讓迴轉停車更加方便。不過由於車身重量相當有份量,山路上激烈操駕下煞車刺鼻味稍嫌重了點外,由於短時間高強度的操作,電機馬達也會出現過熱現象導致動力輸出受限,好在路邊停靠三五分鐘便能迅速降溫恢復正常。

【TCar短評】

不得不說現行市面上多數電動車皆強調續航,反而在操控這塊上顯少著墨,目前除了Porsche Taycan外,就屬BMW i4稱得上有操駕樂趣的電動轎車,重點是i4更有著高性價比的優勢,如果想要油轉電的無縫接軌,體驗新能源之虞又想追求操駕樂趣,更不忘一台車輛該具備的品質與質感,BMW i4無疑是相當推薦的選擇,甚至M50版本更有著媲美M4的加速實力,重點是310萬就能入手!

【BMW i4 eDrive 40】
電機型式:同步式電動馬達(後軸)
最大馬力:340hp
最大扭力:430Nm
續航里程:590km(WLTP)
長寬高:4783x1852x1448mm 
軸距:2856mm 
車重:2050kg 
驅動模式:後驅 
煞車結構:四輪碟煞 
懸吊結構:前麥花臣 後多連桿
輪胎規格:前245/45 R18、後255/45 R18 
國內售價:255萬元起

2025-06-17

神秘緊湊電動掀背、歷年Civic Type-R、1500匹Honda引擎F1賽車、多款重機 預告亮相今年Goodwood Festival of Speed嘉年華Honda攤位

今年盛夏之際,在把握豔陽時日出遊之外,車迷也不妨在閒暇時光關注近期發展與變動蓬勃的車壇。就以即將到來的Goodwood Festival of Speed嘉年華為例,今年就連身居亞洲的品牌Honda也即將帶來令人驚嘆、融合古今的展出。 於本屆活動中,Honda已宣告將帶來Honda 0 SUV電動休旅的靜態展出、Prelude e:HEV混合動力車款的動態展示,同時還包含兩輪作品如EV Fu... 

2025-06-17

又一重磅品牌即將加入利曼與WEC世界耐力錦標賽 McLaren Hypercar與客戶賽車計畫宣告啟動

即便已跨入了週二,但相信不少車迷仍回憶著上週末剛結束的Le Mans 24小時耐力賽。無論各位所支持的車隊、品牌是否如願獲得佳績,可以肯定的是2025年Le Mans即便Lamborghini已退出Hypercar、LMGT3組別,今年在Aston Martin加入Hypercar最高組別後,無論是車隊爭鋒與新車看頭皆一點也沒有少! 而將讓車迷齊聲歡呼的,是繼明年(2026)韓國品牌Genesi... 

2025-06-17

【不只要車庫裡的積點,還要賽道上的積分 – Piloti Ferrari 296 Speciale專供「車手」】

當法拉利自2023帶著全新Hypercar賽車 499P 回歸後,至今已三度稱霸利曼耐力賽,甚至是整年度的WEC廠隊積分榜。當然,除了證明一項賽車運動沒有法拉利參與就不完整的流言,也是在一次的證明法拉利對賽車領域的堅持與投入。 為了保持車迷心目中的信仰,法拉利必須不斷投入研發並參賽,你問錢從哪裡來?獲勝獎金哪夠,當然是遍布全球的無數車迷們!除了賽車外的另一專精之處莫過於行銷手段,本次藉利曼耐力賽... 

2025-06-17

更多單圈紀錄:Taycan Turbo GT 於美國 Road Atlanta 賽道及阿布達比 Yas Marina 賽道再傳捷報

相較於 Taycan 先前在 Road Atlanta 賽道創下的最快單圈時間,此次成績顯著提升 於 Yas Marina F1 賽道締造接近房車單圈紀錄的佳績 Taycan Turbo GT 持有多個洲際賽道的眾多單圈紀錄 重返賽道:Taycan Turbo GT 的輝煌紀錄持續增添新篇章,再創兩項單圈紀錄 。這款旗艦車型在美國喬治亞州的 Road Atlanta 賽道以及阿布達比的 Ya... 

2025-06-17

All-new HR-V e:HEV 電油科技馭動新未來 汰舊換新價74.9萬元起 6/21全台正式上市

Honda Taiwan以精準的產品定位與策略,推出All-new HR-V e:HEV「以電為主、燃油為輔」的電驅雙動能科技,大獲市場青睞與好評,自六月媒體預賞會預接單展開以來,在短短二周內締造超越800張亮眼成績。All-new HR-V e:HEV電驅雙動能於今(17)日正式發表,共三車型選擇,正式售價為: S 79.9萬元(汰舊換新74.9萬元)、e:HEV S 89.9萬元(汰舊換新84... 

2025-06-17

LEXUS雙島義釀品酒會全台巡迴落幕 優雅演繹義式輕奢生活美學

LEXUS雙島義釀品酒會全台五場巡迴落幕,以「一杯酒,一段旅程」為主軸,結合義大利葡萄酒文化與島嶼風情,完成一場屬於LEXUS車主的專屬味蕾之旅 Lexus秉持「Experience Amazing」品牌精神,致力於為車主打造深入生活品味的全方位感官體驗。承襲去年探索義式專屬優雅的尊享品酒會所激盪的品味共鳴,今年春夏,Lexus於台北101隨意鳥地方、高雄洲際HAWKER餐廳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