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車廠動態 /
更安全、更舒适、更强驾驶动力: 博世与倍耐力签署智能轮胎技术开发合作协议
2024-09-12
双方的合作将结合博世在系统级硬件、软件和 MEMS 传感器方面的专业知识,以及倍耐力在Cyber轮胎技术、算法、建模和胎内传感器方面的专业知识。
阿布施塔特,斯图加特,2024年9月11日 - 倍耐力与博世签署了一项联合开发协议。 该协议旨在通过集成在轮胎中的传感器(也称为胎内传感器),共同开发基于软件的全新解决方案和驾驶功能。 对于驾驶者而言,该解决方案将带来更高的安全性、舒适性和可持续性,以及更强的车辆驾驶动态。 博世和倍耐力怀揣着长期合作的共同愿景,将共同探索增强型轮胎信号的计算逻辑,以此作为增强型车辆动态控制器的潜在输入。
倍耐力Cyber轮胎是世界上首个基于集成传感器的轮胎系统,可收集数据并将其实时传送至车辆进行处理。 博世已在与超跑制造商帕加尼汽车公司的初步合作项目中开发出专门适用于倍耐力轮胎的ESP应用。 帕加尼 Utopia Roadster 搭载的"倍耐力Cyber轮胎 "技术可将轮胎的关键信息传输至 ESP 控制单元,以便能最佳地利用轮胎的特性和性能,提供更高的安全性和量身定制的驾驶场景。
作为全球技术和服务供应商,博世为此次开发合作贡献了系统级硬件和软件方面的专业技术。 博世也是 MEMS(微机电系统)传感器技术的领导者,并基于 "低功耗蓝牙"(BLE)标准,开发并制造轮胎压力传感器。 通过将这一专业技术与倍耐力的胎内装置技术(包括硬件和软件、算法和轮胎模型)相结合,将可实现运用功耗极低的 BLE 技术收集、处理和传输实时轮胎数据,为车辆的电子控制系统提供参数。 倍耐力和博世现有的目标是将博世 MEMS 技术应用于轮胎内。
媒体照片和信息图表可在博世媒体中心www.bosch-press.com上获取。
博世集团
是世界领先的技术及服务供应商。博世集团约429000名员工(截至2023年12月31日)。2023财年度创造了916亿欧元的销售额。博世业务划分为4个领域,涵盖智能出行、工业技术、消费品以及能源与建筑技术。作为全球领先的物联网供应商,博世为智能家居、工业4.0和互联交通提供创新的解决方案,旨在打造可持续、安全和轻松的未来出行愿景。博世运用其在传感器技术、软件和服务领域的专知,以及自身的云平台,为客户提供整合式跨领域的互联解决方案。利用带有人工智能(AI)功能或在开发和生产过程中运用人工智能技术的产品和解决方案,推进互联生活。通过产品和服务,博世为人们提供创新有益的解决方案,从而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凭借其创新科技,博世在世界范围内践行“科技成就生活之美”的承诺。集团包括罗伯特 • 博世有限公司及其遍布超过60个国家的约470家分公司和区域性公司。如果将其销售和服务伙伴计算在内,博世的业务几乎遍及全世界每一个国家。博世的长远健康发展建立在创新实力上。博世的研发网络拥有约90000名研发人员,其中有约48000名软件工程师,遍布全球136个国家和地区。
公司是由罗伯特•博世(1861-1942)于1886年在斯图加特创立,当时名为“精密机械和电气工程车间”。博世集团独特的所有权形式保证了其财务独立和企业发展的自主性,使集团能够进行长期战略规划和前瞻性投资以确保其未来发展。慈善性质的罗伯特•博世基金会拥有罗伯特•博世有限公司94%的股权,其余股份则分属于罗伯特•博世有限公司和博世家族拥有的公司。多数投票权由罗伯特•博世工业信托公司负责。该信托公司也行使企业所有权职能。
有关博世的更多信息,请访问:www.bosch.com, www.iot.bosch.com, www.bosch-press.com.
关于倍耐力
倍耐力于 1872 年在米兰成立,是世界领先的轮胎制造商和相关服务供应商,也是唯一一家专注于消费轮胎市场的公司(产品线覆盖乘用车轮胎、摩托车轮胎和自行车轮胎)。凭借其在高价值轮胎市场的独特定位,倍耐力集团以其尖端的技术、高端的生产工艺和对创新的热情而闻名于世,是一个源自意大利的全球品牌。
倍耐力在 12 个国家设立了 18 家生产工厂,约 31,000 名员工,2023 年营业额约为 66.5 亿欧元,业务遍布 160 多个国家。
倍耐力的卓越技术也当归功于公司超过115年来对赛事运动的创新和投入。目前,倍耐力平均每年在全球参与超过350项汽车及摩托车赛事。自2011年起,倍耐力成为F1世界锦标赛(Formula 1™ World Championship)的独家轮胎供应商。
倍耐力致力于研发,在米兰总部和 12 个地区技术中心拥有 2,000 多名研发人员及 6,000 项专利。倍耐力在2023年将其高价值轮胎收入的5.4%投入研发领域。
2025-05-21
熟悉的March變成電動啦!全新第六代Nissan Micra EV 今年歐陸率先登場
今年3月完成管理高層改組,並公開了未來3年品牌產品計畫之後,如今Nissan終於公開了計畫中的首款全球戰略車款,即全新第六代Micra,其實也正是我們都熟悉的March! 歷經過去40餘年、5世代車型發展,這回第六代的Micra交由了Nissan歐洲設計中心進行設計,期待利用煥然一新的面貌,與大膽、俏皮個性重返歐洲B級車輛市場,並為車迷們帶來嶄新的純電代步體驗,與便利的車輛連網機能。 ...
2025-05-21
【SUV銷量之王回歸!第六代Toyota RAV4 正式亮相!】
全新世代RAV4 要擦亮原先「4輪驅動的精準強勁載具(Robust Accurate Vehicle with 4 Wheel drive)」招牌,帶回方正強悍的外型設計。 第六代RAV4 除了原先已有的HEV動力單元,此次終於引入全新第六代插電混動系統,帶來更大的電池容量與輸出功率。前軸搭載的電機內半導體改以體積更小,熱導性更高的碳化矽晶體,減輕整體重量的同時,給予車輛高達150公里的理論最大...
2025-05-20
【日系V8最後的絕唱與淨土- Lexus IS 500 Ultimate Edition 唱完就收工?】
歡樂的時光總是過得特別快,跟V8引擎燒油一樣快… 四年前於北美市場發布的 Lexus IS 500 F Sport 如今迎來了限量500台的特仕版Ultimate Edition,或許是為了刷一波銷量,不過更可能是在預示著V8 IS 的大限將至。 採用一模一樣的5.0 升自吸V8 引擎(代號:2UR-GSE)搭配8速SPDS變速箱,動力輸出依舊維持472 匹與54.6kgm,完全交由兩後輪去刨...
2025-05-23
Volkswagen全方位豪華旗艦The all-new Passat 157.8萬起上市 先進科技揉合質感機能車室 席捲半世紀經典再創同級標竿
台灣福斯汽車推出全新第九代The all-new Passat,外觀流線美型,首次搭載雙前座氣動式紓壓按摩功能(含多重模式選擇)、ergoActive 運動型真皮座椅和寬敞車室,帶來頂級舒適乘坐體驗。 擁高達1,920L大容量裝載,The all-new Passat透過後行李廂進階管理套件可以分層、固定、收納不同尺寸和形狀物品,進一步將空間運用發揮得淋漓盡致,滿足各式使用情境和生活想像。 T...
2025-05-22
【可惜是商用 - Fiat 推出品牌首款電動三輪車Tris】
一看見街上四處奔走的三輪機車們,你會最先想到哪裡?是台灣的夜市攤車?還是泰國曼谷街頭的嘟嘟車? 三輪機車做為同時享有機動性與載運量的都會折衷選擇,卻受其天生的物理特性影響,使得三輪車較無法應對過快的彎速。因此,駕駛起來相對不穩定的三輪機車,大部分的都是業務用的,且外觀通常也受實用性的限制,造型常不甚美觀。 不過源自義大利的Fiat Professinal 商用車支線如今竟推出了品牌有史以來第一...
2025-05-22
護你所愛 擁抱生活每道光 淨零生活從窗開始 XPEL VISION 建築隔熱紙隆重發表 節能黑科技跨足建築領域 打造舒適安全永續的商業與居家環境
全球邁向2050淨零排放目標,節能減碳已從政策藍圖落實到企業與家庭的實際行動。當大眾關注電動車、太陽能、綠建築等高科技方案之際,往往忽略了身邊最容易著手的節能關鍵—玻璃窗戶。無論是高樓林立的玻璃帷幕商辦大樓、開放式街邊店面,或日照強烈的住宅空間,只要選用高效能的建築隔熱紙,即可有效阻隔太陽熱能進入室內,減輕空調負荷,進而減少電費支出、實現節能減碳目標,同時穩定室內溫度,提升空間舒適性。作為全球知名...